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张杰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张杰——胸怀诗意的艺术教育探寻者

2017-02-27 14:50:58 来源:后学院作者:雪姐
A-A+

  2008年给张杰院长设计画册“山外有山”,在汪洋恣肆、风谲云诡、凝重空灵的画面中,寄予着对自由无羁的心灵世界和独立旷达的精神境界的无限向往和追寻。这里的山非山,水亦非水,而是人化的自然和自然地人化,象征着人格的独立自由和精神的快乐无羁。

  张杰温文尔雅的学院知识分子背后也隐藏着对油画的执着,三十几年从未辍笔。热爱旅行的艺术家一有时间就开始了探险式的旅行,将全中国的大好河山收入胸中,这才吐纳为画家笔下气壮山河的风景。如今担任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的他,多了很多行政事务,忙碌的工作剥夺了他大部分的创作时间,但这丝毫没有减褪张杰的创作渴望和作品质量,相反,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泛的交流为他的作品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向雪

 

  张杰

  1963 生于重庆

  1988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获硕士学位

  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

  教育部美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协会理事、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重庆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和参加大型学术性美展,多次荣获省和全国“优秀作品奖”,并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四川美术馆正式收藏。各大官方网站以及多种中外学术性重要刊物都曾用专版介绍作品与创作思想。作品曾参加台湾苏富比等和国内外大型拍卖会。

  山水中蕴藏的厚重文化内涵让人着迷。山水,是有情感有生命可亲近可沟通的,我对于社会人生生命的感知、反思、追问常融注于笔端的山水,情寓于景,景中含情。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我的山水作品,看似自然界中所实有的物象,其实并不拘泥于个别的实象,而是属于心灵意念上的喻象,是超越具体物象的精神实体,透露着强烈地自我意识和内心情绪,体现着个人立场和价值判断。

——张杰

 

《云朵》 130X110 1988年

 

《构想》 128X100 1994年

 

《大地泪痕》 165×150 1997年

  一幅优秀的作品,应该具有一种直击人心的震撼力量,这种力量源自于艺术家对生命、人生、宇宙的用心思索吟味,并将之以最贴切的形式和形象传达出来。我希望我的作品既是悦目的,也是赏心的,既有精致的形式美,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有厚实的思想意蕴,引起观者心灵的共鸣,这也是长久以来我在创作中的一贯追寻。

——张杰

 

《中国山水》之十二 150×130 2006年

 

《中国山水》之三 90×70 2006

《被撕裂的风景-》之二 200X150 2011年

  用油画的材料和中国书画的笔意绘制出气韵生动的山水,展示一个气韵生动的宇宙,表现一个气韵生动的精神境界,使作品能够有在文化与时代的双重语境中获得阐释的空间。这样,我笔下的山水,在内容上是传统的山水主题,技法上西方油画技巧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糅合,精神内涵上有对传统精神的审视和对当代社会的拷问等,成为具有鲜明“中国性”特征的作品。

——张杰

 

《逸动山水》之二 150X130 2012年

 

《乍现》之一 150X130 2013年

 

《澈之境》 200X150 2013年

  由四川美院乡土传统进入油画创作,张杰就表现出不同特点:其一是对乡土风情兴趣甚弱,更多的是一种土地崇拜的激情,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非社会生活本身;其二是喜欢抽象构成,注意画面肌理、质感和光影变化的整体性,不太强调具体的绘画对象。这些早期作品不仅在技法上为其日后创作做了充分准备,而且在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创作趋势。张杰的作品始终饱有诗性与乐感,不论是雄浑的还是低回的、优美的还是撕裂的。

——王林

 

《茫之境》之二 200X150 2013年

 

《酉时》 100X80 2014年

 

《造城》 200X160 2014年

  张杰老师是一个性格比较开朗、干练,非常有主见,也非常有魄力的一个人。他八十年代中期的那批作品给我印象比较深,因为他们八一级毕业的这批作品是在西南当代绘画中,代表了一个重要的转变。这种转变就是开始自觉地与早期的山河和乡土绘画拉开距离,然后在这个作品的形式、语言和它这种现代主义风格上,做了很多的尝试。其次是九十年代中后期,他的作品反映出表现主义的特点,第三个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他画过一些废墟,画过一些风景,他作品中的那种象征性的东西,以及他作品当中对自然的关注,那种强烈的生命体验吧。我觉得他在这个现代主义语言和媒介的研究方面,做了很长期的探索,他的这种表现和象征都非常有特色。

——何桂彦

 

《念天地之悠悠》 150X130 2015年

 

《逝者如斯》之五 100X80 2015年

 

《见证》之五 100X80 2015年

  张杰是一个勤勉而充满浪漫诗性的艺术家。勤勉在于三十多年来,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在画布上的精神之旅。诗性在于他的艺术创作并不直接关涉政治、意识形态,但是关乎深度的情感体验与生命体验。体现了情之所至的超越精神。张杰的油画风景非西方的,也非传统的,但是是中国式的,是当代性的。张杰的油画创作不仅在关注自然赞美自然,表达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更重要是:他在画布上寻找着心灵的归宿,构建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黄宗贤

 

《繁城》 150X130 2016年

 

《只是当时已惘然》 130X100 2016年

dialogue

  Xiang:张院长,您最近的画有都市景观,从大自然景观转向对城市景观的描绘,是否是你对当下社会、人文的关注?

  Zhang:其实,于我而言,从来没有将自然与社会和人切割开来看待。在我们的传统中,自然山水都是与人息息相关的。这种关联,不仅仅是人生活在其中,与此同时,山水自然更是人的内心世界、秉性情绪的外化。所以在画自然山水时,我并不是以客观景象形色光影的刻绘作为创作的旨趣。我在其中表达的是我那时那刻的情绪,我内心的感受思考,我对社会的观察体悟。自然山水中的沟壑交错与我们城市中层叠的建筑、熙攘的人群,与我们内心的跌宕起伏何其相似。自然景观我画了很多年,我尝试着在其中进行着我的种种表达。最近几年外出少了,在城市里的时间更多了,当然也随着我自己阅历的增加。我对城市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观察和感受更多了。我想更细腻地表现出我的思索,更全面地表现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更丰富地表现生活在其中的人在这几十年中所经历的外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变化。在这种创作意图下,我觉得仅仅用自然山水表达出来的内容和情感显得比较笼统模糊。所以我作品中出现城市、人物的时候更多了。我想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有什么样的图式、颜色、肌理主要是取决于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在这里边传递着艺术家对社会的认识与对艺术的感悟。它是一种责任,是走在时代前面,对未来的思考。

  Xiang:张院长,您未来的艺术追求是什么?

  Zhang:我希望更多时间去实现我的创作意图。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展至今,社会面貌和人的精神世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近我特别关注社会普通大众的生存状态,我寻找各种机会,进入那些容易被艺术所忽略的角落,比如去关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与此同时,我也想深入表达充满蓬勃生机的城市状态,这种生机绝不仅仅是林立的高楼或者光鲜的城市夜景,农贸市场、坝坝舞等也是很多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包括城市移民,如春运,在人的迁徙、流动中其实是很能代表当今一大部分中国人的生存现状。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会不断探索采取更合适的方式,用构图、色彩去表现城市发展的多样化,以及从中带来的思考。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家,如果能把人生的把每个时间段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图式、绘画记录下来,艺术生涯才有意义。

  Xiang:张院长,您觉得川美作为中国著名的九大艺术院校之一,值得我们传承的学统是什么?

  Zhang:四川美术学院是一所非常有特色、历史的艺术学院,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它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统。我在美院的几十年也感悟到了美院的发展和学统的传承。我所理解的学统:

  第一点,美院非常强调学术自由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四川美术学院没有那种权威的、森严的学术等级制度,这有利于年轻人的成长,有利于艺术家个性的张扬。整个学术环境相对宽松,艺术家和学生在自由、放松的环境思考艺术、感悟艺术、创造艺术,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第二点,美术学院有一个传统是“奖掖新人”。我们的老师、前辈对年轻人、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扶持,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大学时代就有机会出来展现他们的才华、风姿。这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所以四川美术学院在每一个时期都不断有新兴人才出现,在艺术界崭露头角。

  第三点,川美非常重视实践能力,或者叫做艺术创作。实践性是川美比较看重的,“教学带创作,创作带教学”,加强年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第四,学校重视学生的职业艺术家意识的培养。我们学校的很多学生,在学生时代就形成了热爱艺术,追求艺术,愿意为艺术奉献终生的思想,他们把艺术作为终生的研究创作。川美的当代艺术在全国都很有的影响力,就是因为我们有一批活跃在当代艺术界的优秀艺术家。而能够成为优秀的艺术家,一方面是他们在艺术方面的不懈的追求,另一方面也与学校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艺术家意识是分不开的。这些有特色的学统,是四川美术学院应该坚持的。

  Xiang:中国的当代艺术教育随着艺术热潮的不断升温和市场的需求蓬勃发展,不断扩招,当“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时候,发现艺术教育短暂历史的历程让我们体会到还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学校教育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您觉得现在的艺术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Zhang:我觉得扩招或是以前的精英教育都对现在没有直接影响,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艺术教育在扩招之后没有按照现实状况及时调整教育方法,调整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扩招之后,老师以及人才培养理念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精英化的培养理念或方式,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本科教育现在还在过分强调专业教育,事实上现在大规模的艺术教育,它应该是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艺术的认知。如何增强艺术院校学生思想的厚度,让他们能从不同的视角敏感地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感悟时代,学会用艺术的方式来观察、用艺术方式来思考,用艺术的方式来表现,这是当代艺术教育应该更加关注的。第二,随着扩招,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现在的我们能提供的教学资源相对紧缺,这对学生的成材和培养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现在的学生自主能力较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有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的需求,达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平衡。

  Xiang:教育部提出“通过教学改革促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改革精神。作为川美的一员老师,我也深深感受到川美的改革魄力,力图开创艺术教育的新局面。张院长一直是川美分管教学的领导,请问川美的教学改革举措是什么?

  Zhang:我觉得整个美院的发展应该两手抓,或说两条腿走路。川美的纯艺术是有一定历史、特色文化应该从艺术本体这一块,占据当代艺术发展更高的点来思考问题,所以这些学科应该紧跟中国当今艺术发展的最前沿来定位发展方向。另外一些学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的专业学科,应该转型来适应中国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形成有效的互动,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中培养学生创新性、独立性,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具体举措:

  第一,人才培养的方式,就应该打破以前课堂的教学方式,尽可能的与社会、企业对接,进行相应培养。

  第二,重视英才个性化培养。在全校范围内,不局限于专业方向,选择优秀的学生和苗子,进行精英化、工作室化的培养以及拔尖人才班培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提供更多的平台、条件、资源给有潜力的学生,期待他们通过这些方式实现。

  第三,在教学方面,要提供更多优秀的课程、人文的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人才成长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不仅是专业课程的丰富多样。人文基础类的课程也应该更扎实,一个艺术生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很难在艺术之路上走得长远顺畅的。所以我倡议应该“先做文人、再做艺人”。

  第四,在学校的氛围上,我们要提供有利于艺术家成长的环境,让学生在学校里有更多机会和社会上的大师进行零距离接触。引进更多的展览,让学生走进当代艺术发展的最前沿的现场,让学生感悟时代的脉搏,感受当代艺术的跳动。学生在这种场域中,能感悟艺术,提高自己对艺术的认知。

  第五,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在未来的几年中,让更多的老师通过各种方式,如展览、考察、出国等机会,了解最新的讯息、教学方法、创作状态,把国外的经验带回来,使学校与世界发生联系,让我们学校站在世界的角度上思考,整个学校在良性的状态下发展。

  Xiang:全球竞争日益加剧,但竞争的核心还是人才的竞争。请问川美如何培养出创新型、创造型、复合型、实践型人才,使艺术设计专业可持续发展?

  Zhang:四川美术学院在这方面的思考和探索进入到了实践阶段。比如本着“量身定制、导师引导、资源汇聚、特殊培养”的原则。

  第一个是做拔尖人才实验班,它分了很多系科,把相对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加餐”方式,找导师或引进国外老师来做各种活动,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之外有更多机会进行艺术创作,培养艺术精英。

  第二我们做个性化特色工作室,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艺术教育规模化了,教学过程只能规范化,但是艺术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是千人一面的,他们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与创作探索。所谓“个性化特色工作室”,是突破现有艺术教育整齐划一班级化教学模式,对某项才能十分突出的学生提供在其感兴趣的领域里潜心研究的平台。其管理模式汲取了导师制、项目组和工作室的优点,通过建设一批集教学、研究、创作于一体的特色工作室,鼓励多样化探索,强调个性化的特色培养,尊重奇才、偏才、怪才的艺术个性充分发展。

  第三,建立实验班,我们把某些老师或系科组成某一方向的教学团队,选择一些学生进行培养,在某些教学领域去做些实验,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去培养人才,让人才培养方式更具丰富性和多元化。

  所以现在整个学校的教学结构是非常开放的,我们现在有班级制教学、课程式教学、工作室教学,现在手工艺术学院向应用性转型,影视动画系想采取项目式教学,他们把课堂与企业生产线链接在一起,打破课堂教学的模式。通过这些努力,逐步建立起四川美术学院的人才培养多样化、散点式特色方式,这是符合川美自然生长规律的。当然社会在变,教育自然需要随之调整,我们的培养方式不需要墨守成规,既要立足于现实而又预判未来。

  Xiang:请张院长憧憬一下美院十年、二十年后的情景?

  Zhang:十年、二十年后,首先,考川美的学生是真正热爱、了解艺术,愿意为艺术献身的学生,是理解艺术教育才来来报考美院。第二,希望今后的美院学生再少一点、精一点,让我们的师生有更轻松自由的空间,来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真正的教育应相对安静、悠闲,回归艺术教育本体去做事。我的理念,在大学里,要养些看似的闲人,有闲才能出思想、出作品。当然这是理想中的,现在还不能实现,将来还有可能。第三、我们虽然地处西部,但对外的触角应该更广。现在我们还是太封闭、内敛,对外的影响力、触角应该延伸到国内国外,现在我们基本局限在西南、重庆。今后我们学校整个的教学资源应该更大提升,优质课程、名师课程太少,学校里找不到几个明星、名人式的老师去给学生上课。今后我们学校应该多一些这样的老师,让学生带着粉丝崇拜的心情去学习,我相信我们的人才质量会提升。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实现。

摄影/朱家奇

  整个下午,张杰院长都侃侃而谈,语速和思维如岩浆一样翻滚,热情饱满,谈艺术之路,心路历程,谈中国之教育,川美之教改,人才之培养,不知不觉,天色入暮。

  现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精神气象越来越小,老师疲于上课,学生少有认真学习,师生之间殊少人情,学生的能力和就业堪忧。社会对教育质疑,师生对学校抱怨,教育改革是高校面临最严峻的问题。

  川美作为九大艺术院校的西南学府,艺术根基深厚,人才辈出,占领了当代艺术的高地,彰显了西南的艺术力量。但是在面对新的时代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川美也面临更高发展的挑战。张杰院长作为川美的领导,肩负重任,力思改革,锐意创新,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其中“个性化特色工作室”,以人为本,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尊重不同老师的风格,尊重不同的观点表达,非常有气度,非常有宇量,老师都那么亲切,学生都那么有热望。师生像师与徒,父与子,朋与友,在这种言传身教的熏沐下,学生不仅学到知识,也深受教师人格之感染,老师也影响到学生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态度,学生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特长和自信。只有在这种自由而温情的人文氛围下,才能有优秀的人才和优秀的作品出现。文脉的传承不是靠生冷的知识传递,师承相传,其中饱含情感主义、理想主义,信仰之森,这样治学才不致于流为“游骑无归”或“智性游戏”。

  张杰院长说,“真正的教育应相对安静、悠闲,回归艺术教育本体去做创作。在大学里,要养些看似的闲人,这种闲才能出思想、出作品。”

  张杰院长是一位思维敏捷,做事果敢,非常有魄力的一个人。他的画风从山水转换到都市,更关注城市中的人情冷暖,一面是雷厉风行的领导,一面是内藏人文关怀的艺术家。我希望改革之举在这样的领导的践行下,这个美好的画面快快的到来,我也成为风和日丽下,如沐自由之风的那个闲人。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张杰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